万维钢:广告的最高境界

广告,到底应该怎么做呢?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英国率先开动国家级的宣传机器给部队征兵,美国随后效仿,效果非常之好。从此之后人们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—— 只要你能取得注意力,你就能摆弄人心。
广告业,也进入了更高级的探索阶段。等到一战结束,从1918年开始,美国就迎来了一次私人消费的升级 —— 有点像中国现在的情况。从业者对广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,有了各种高级的玩法。到1930年,美国广告业规模扩大了10倍。
早在1923年,就有人总结了一套“科学广告”的理论,并且得到广泛应用。在今天看来,这些套路不但一点都不过时,而且仍然非常高端。那时候的广告人很喜欢谈论弗洛伊德,但他们的水平其实已经超过了弗洛伊德。这些“科学广告”摆弄人心的手段,已经到了极高的境界 ——
万维钢:广告的最高境界

1.需求工程学

以前人们对广告的理解是提供信息,在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牵线搭桥 —— 你有这个需求,我告诉你哪家的产品最好。可是高层次的广告,却是要在原本没有需求的情况下,去发明创造一个新的需求。
一种是用新需求解决老问题。比如说我们现在喝的橙汁,在1920年代是刚出来的新产品 —— 产品出来了,可是人们并没有喝橙汁的需求 —— 这就是广告人的用武之地。
当时就有一个广告,说喝橙汁对婴儿有好处!鼓吹一些什么“维生素C”之类的概念,说给婴儿哺乳的时候,应该喂点橙汁……反而我们今天的科学家认为婴儿其实是不适合喝橙汁的。那个广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橙汁从此成了家庭必备品。
另一种情况更厉害,是用新需求解决你一个此前根本就没有的问题。也就是说为了发明需求,先给你发明一个问题。
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口臭。口臭本来不是问题,人们从来没想过美国有口臭问题 —— 是1920年代厂商发明了牙膏和漱口水,广告于是给美国发明了口臭问题。
广告说,你是个漂亮的女孩,周围朋友都喜欢你,可是你知道吗?他们接近你的时候都得强忍着 —— 他们永远也不会告诉你,你的呼吸很难闻。女孩一听这个,能不刷牙漱口吗?《纽约时报》曾经发表谴责文章,说广告人正在给公众制造恐慌!但消费者最终都买账了,不刷牙不敢出门。 

2.品牌

品牌是广告业的一大发明。以前的人以为“声望”这个东西是靠产品好慢慢赢得的,而广告人发现,声望其实是可以在短期内制造出来的。广告人大力推广哪个品牌,哪个品牌就能迅速获得声望。
那么品牌是什么意思呢?你可能以为品牌无非是对不同家商品的一种标记,帮助消费者做选择用。而对高级广告商来说,品牌,其实是一种信仰。
我们日课有篇文章叫《政治争论ABC》,其中提到在政治派别的竞争中,最关键的并不是争取对方阵营的人,而是把本方阵营的人留住。美国广告人早在1920年代就意识到了这一点,品牌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忠诚的消费者。广告商想让你像皈依宗教一样皈依品牌。这就是为什么在人人都早就知道可口可乐是什么东西的情况下,可口可乐还在不停地做广告。
可你明明只是一种商品,我怎么可能对商品忠诚呢?这就要求广告人赋予品牌精神内涵。
广告商说,凯迪拉克不仅仅是汽车,它象征的是领导力!如果你认为你是个有领导力的男人,就应该买凯迪拉克。道奇汽车的精神,则是可靠性 —— dependability 这个英文单词,当初就是广告商专门为道奇汽车发明的。
如此看来,广告商已经改写了人民的文化基因。品牌商品不再仅仅是商品,它有了自己的精神和个性。消费者哪里是在追逐品牌,他们其实是在追求自己的身份认同。
现在提到“可口可乐”这个词,除了想到饮料之外,难道你就没有一点文化共鸣吗? 

3.靶向广告

靶向广告就是针对某个特定人群,比如说针对女性做广告。广告人很早就意识到女人是感性动物,更容易说服,更容易有购物冲动。商家推出各种女性品牌。
而且广告人发现,针对女性的广告,你不应该强调商品的使用价值。
比如有一种护肤霜,用了能让皮肤白嫩细腻。但是它的广告中并没有像椰树椰汁那样列举成分,也没有像椰树椰汁那样暗示皮肤好了就更有性吸引力 —— 这个广告的潜台词是好皮肤代表了一种更高品质的生活。
它卖的不是护肤霜,也不是好皮肤,而是好生活。
女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来都没让广告商失望过。广告商还知道,女人很愿意模仿那些名人和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 —— 于是发明了明星代言。
在这三个技术之外,广告业还有一个登峰造极的成就。广告人为了帮商家销售一个产品,甚至可以改变社会规范。 

4.改变社会规范

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循规蹈矩的人,各种现代化基础设施都已经建立起来了,你只要按照前人的指引好好工作就是,再聪明的高材生都以掌握了祖师爷的做法为荣。
我读《注意力商人:进入我们脑袋的史诗争抢》( The Attention Merchants: The Epic Scramble to Get Inside Our Heads )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想,身处当年那个美国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。新东西层出不穷,各行各业奇计百出,政府也没反应过来,社会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,真是一个敢想敢干,随便找个小人物都可能是一个行业祖师爷的年代。
有个广告商就想,人之所以要买车,到底是因为他突然有了对车的需求呢,还是因为他周围的朋友都买车了呢?他认为更大的原因是社会习俗变了。当买车成了新社会习俗的时候,你就不能不买车。
所以,广告的最高境界,就是制造一个新社会习俗。
当时的烟草广告商已经搞了一些新概念,比如吸烟能减肥,新的烤烟不会让嗓子疼之类,但是还不过瘾。于是就有广告人想了一个大招。
按照当时的社会规范,女性不能在公开场合抽烟。在纽约市,女性在公开场合抽烟甚至是违法的。广告人的大招就是改变这个社会规范。
鼓吹抽烟似乎的确有点low,但广告人用的是一个高大上的出发点:妇女权益!凭什么女人就不能像男人一样在公共场合抽烟?女人不是人吗?他们把女人抽烟的行为和追求自由、个性解放联系在了一起!广告商邀请好多年轻漂亮的女性,直接来一场公开场合的抽烟运动,结果大获成功。
今天看来,这个运动的最大意义不是当时哪个香烟品牌的成功,而是从此之后,美国女性可以在公开场合抽烟了。
广告人,拥有神的力量。
事实上,那时候的广告人的自我感觉就和今天的互联网创业者们一样良好。他们认为自己不仅仅是个广告人,还是一个拥有左右人心的魔力的人,就像教堂里的牧师一般,并且反思自己应该慎重使用如此强大的能力,想想社会责任。 

|我的评论

我希望各位好好体会一下今天的内容。一个不了解这些内容的人可能会认为商业是现代社会的副产品,广告是商业的副产品。可是事实上,也许商业是广告的副产品,现代社会是商业的副产品。
不是说发明创造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吗?
不是说品牌宣传不如口碑重要吗?
不是说买东西要注重使用价值吗?
不是说社会规范都是由人民自发改变的吗?
现在全反过来了。人民需求是发明创造决定的,品牌是比口碑先进得多的武器,买东西买的是一个精神追求,广告商可以改变社会规范。
不理解这些,就理解不了现代社会。
这就是注意力商人的力量。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。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